近日,记者奔赴贵州雷山县,采访了县委书记吴育标。谈起茶产业,吴育标如数家珍,而且时有不凡见解,令记者眼前一亮,精神上近乎有点分享“杂粮盛宴”的感觉。现照录于下,让读者品味。
记者:当今世界,真是群茶万千品牌林立,雷山要想振兴茶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肯定是困难多多。
吴育标:办什么事都会有困难,但脑筋一换天地宽,关键在于思路,在于善于思考,在于战略对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这样,产业发育壮大更是这样。雷山发展产业经济就要弘扬比较优势,避开比较劣势,比如说我们县提出突出发展三大产业,即特色茶业、旅游业、草地畜牧业,就是要把特色茶业当成重头戏来抓,就是充分发掘比较优势。
记者:许多东部茶商对我说,“贵州茶,甲天下”。贵州各产茶县优势都大同小异。相比之下,雷山又有什么突出优势独特之处呢?
吴育标:雷山发展茶产业,除了具有其它产茶县的优势之外,还有五大特点。一是远离大城市和公路干线,城市废气尤其汽车废气极少。这对于发展大工业物流业等固然不利,但对茶叶生长就好,“呼吸”加工都正常,远离“重金属超标”等困扰,不然怎么会东茶西移涌大潮呢?二是平均海拔900多米,终日云雾缭绕,茶叶生长期就长,干物质积淀就多,所以我们的茶叶就非常经得泡,你喝这茶就可以泡五六次以上。三是没有什么工业污染。四是土壤锌硒同具。二者对人体十分有益,锌被称为增强生育和智力的“夫妻和谐素”,硒被称为抗辐射抗衰老的“月亮元素”,雷山茶含硒量就高于全国水平。五是雷山银球茶是用独特工艺制成。全是手工的、传统的,制作工艺已获国家专利。
记者:嗬,居然获得国家专利?
吴育标:我们雷山茶叶具有其它茶所缺少的独特的果胶,民间利用这种特质,运用独特的传统工艺,用人工把茶叶一个个地揉搓成全中国唯一的银球茶,1987年就获得了国家专利。我认为,这一点既是特色又是传统,或叫有特色的传统,又或叫有传统的特色。这银球茶可是全国唯一,在全世界如果算不了唯一,至少也算极为罕见。
记者:现在经济学界有一个怪现象,谈起产业产品,有的人就反传统,就说传统的就必然是落后的、要被淘汰的。
吴育标:这种观点很成问题。时至今日,我们对传统农业产品必须重新认识。人类在五千年进化过程中,已经养成了对传统农业产品的依赖性,形成的固化的生理需要,形成的基因和消化酶,无法再变。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爱喝茶,爱吃土鸡土鸭土蛋?就是因为人们愈加认识到传统产品是生态的、绿色的、健康的,同时是合“胃口”的。胃口是什么?胃口就是五千年的消化酶。这样,传统产品的工艺,自然就奇货可居了。所以雷山银球茶,必将是加速黔茶出山的品牌生力军,必将大行其道名扬四海,对此我深信不疑,也请你记者拭目以待吧。
记者:好,且让我翘首以盼吧。那么照您看来,银球茶就是雷山的品牌和名片了?
吴育标:对。所以,我们的茶叶几十年来一直不愁销路,早已走向全国,还走进了中南海,走出了国门。当然,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必须加速产品的宣传推介,尤其在新时期下,要根据州委州政府“整合品牌资源,全州统一打造‘雷公山绿茶’一个品牌”的战略部署,拓展品牌效应,才会拥有更多更广市场,才会做大做强茶产业。
记者:你认为雷山茶产业目前软肋主要是什么?
吴育标:种植规模还不大。要有规模,才有原料;有原料,才有加工;有加工,才有高附加值;有高附加值,产业才能做强,农民才能致富,客商才能赚钱,财政才有税收。尽管这7年多来,我们抢抓机遇发动农民种茶,面积由2001年的3997亩,增到了2008年的35800亩。纵向看似乎不错,但横向看,有的县发展更快,势头更猛,规模更大,我们必须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干劲和速度,以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来加快茶产业的发展,力争2020年达20万亩。
记者:两个“超常规”!能否细化表述?
吴育标:一是出台了扶持政策,而且力度逐年加大,补助越来越高。例如2008年,雷山在制定的多项政策中,就有一项突出举措:对用稻田和熟土种茶的,每年分别补助干稻谷300公斤和50公斤,同时养有5头家畜或100只家禽的,再奖励每户500元;专业村用7成稻田和9成熟土种茶的,奖励1万元。等等。二是抢抓机遇加大上跑项目的力度。仅在2007年,我们就跑到项目资金数千万元。我们得到了中央、省、州的大力支持,成了全国现代农业试点县之一,全省 42个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三是加速招商引资,嫁接外来优势生产要素。四是整合资源。例如将退耕还林、扶贫、通村公路等7方面资金,捆绑用于茶叶发展。五是不断深化茶产业发展战略和方略,我们早已实施了“优化布局,调适结构,壮大规模,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市场对接”的整体战略,下一步还要实施好“树品牌,强龙头,扩基地,拓市场,创多赢”的工作思路。目前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打好一个基础,着力两个突破,突出三个样板,实现三个提升”。即以产业带发展为中心,以一家一户为基础,以示范户、示范点、专业村为样板,在用稻田熟土种茶上有突破,在专业村建设上有突破,在低产茶园改造上有明显提升,在标准化建园专业化管理上有明显提升,在茶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有明显提升。六是实行严格的乡镇茶业发展考评制。对连续两年没完成责任状任务的班子,要作调整甚至处分。这叫做重要时期非常举措。
记者:听说雷山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这虽对林茶互生有好处,但也说明雷山种茶的土地储备严重不足。
吴育标:真是这样。所以,我们大力鼓励农民用良田好土来种茶。这又有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全县目前茶园约有四分之一是用良田好土,但这还远远不够。我对雷山地理条件,概括了 6个字——山高坡陡谷深。而且多数是望天田,栽了秧子没有老天爷帮忙,就只好收秧苞草。这说明种粮不是我的强项,种经济作物才是我的优势所在,要敢于实事求是,要尊重农民渴望种经济作物来脱贫致富的意愿,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只要是能富民的产业就是好产业,就是好举措,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雷山是国家级贫困县,还有32000农民未脱贫,我们要正视这一现实,要鼓足勇气开动脑筋为他们找准脱贫致富之路,中央多次鼓励基层要敢闯敢试嘛!我认为,雷山的所有低产田地都种上茶叶之日,就是万千农民脱贫致富之时!就是民众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之时!
记者:我对您的一个观点很感兴趣——您说生长期越长,茶叶品质就越好。何以见得?
吴育标:你吃过温室种出的菜吧。那是所谓反季节的,生长期很短就叫“突长”,物质积累少,吃起来味道之淡,你看像不像吃木渣?而直接享受阳光雨露的就不同嘛。雷山的气温低,山多山高,降雨日多,漫射光多,茶叶生长期长,有利于氨基酸、维生素合成,茶叶芽嫩、叶肥、香味浓,加上土壤含锌硒,喝起来回甜味浓,不仅口感好,而且经得泡,还有清香度,就是不一样!至于营养含量,研究人员也有理化指标可以证明。不然,就不会有好些国家部委争相订购雷山银球茶啦。我还想说的一点是,雷山银球茶是雷山的独特土壤、气候养育的茶叶,靠其自身的果胶汁液,通过人工搓揉、粘合而成的圆球形,这就比纯用机器制的好,这手工就含有人体的体温、人体的信息、人体的生物电,与食用者更接近,更有利于人体。你到农民家吃饭,农妇用手掰成坨坨的嫩南瓜,就比菜刀切的好吃吧。
我想再强调的是,雷山银球茶独特的造型和传统工艺,是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这就是我们发展茶叶的最强优势和最大特色!
记者:嗯。这就叫我好像觉得,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能提高传统农业的产量,但一般不能提升其品质,有的还会降低其品质,比如杂交鸡就不如土鸡嘛,英国的杂交牛就不如土牛能抵抗疯牛病嘛。看来我们喝茶种茶,也得对老祖宗被后人颠倒的某些理念,重新颠倒过来哩。
吴育标:我看也是。雷山做茶要永远注重传统特色,就是继承先民的好衣钵,不然就是丢下金饭碗,拣起药罐罐。我来雷山7年多了,喝雷山茶越喝越清醒,越喝越冷静,就越来越觉得,山区县份抓经济办产业,不能盲目跟风逐浪赶时髦,要紧扣比较优势,弘扬传统和特色,否则会造成经济上不去,产业受折腾,茶道步入岐途,香茶变成馊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