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厚重历史多彩文化助黔茶跨越式发展
——试论贵州民族茶文化的十大亮点
张其生(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湄潭•564100)
茶,不仅是保健的饮品,而是有文化品味的无价商品。茶在中国,确乎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信你看,在几亿家庭,以茶待客;中美建交周总理赠尼克松的是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访问上海,江泽民总书记请她到城隍庙湖心亭品茶;3月下旬东京还很冷,在日本皇宫里宴请世界名流用的是贵州都匀毛尖茶。正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朱寨在黔北茶文化研究会上讲的:“茶,主要不以重量数量领先取胜,它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所载负的文化含量”。
说到这里,不竟要问,我们贵州是茶产和茶文化的原生地,黔茶的文化含量到底有多少?发掘和利用又有多少?黔茶文化尤其是鲜明特色的民族茶文化在五千年中华茶文化宝库中到底占有多少席位和价值?人们对多彩触目的黔茶文化又认识和认同了多少?这些都是摆在我们贵州茶人面前的不能回避的、急待探索的重大研究课题。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和全球文化的新时代,而我们的想法和作法还是停留在一味开山种茶,追求面积和数量,进行无规模、无规范、无品牌的初级产业发展模式,只有更加拉大东西部的差距,因为我们西部的优质的初级产品(如未经精加工的毛茶或半成品),被东部客商收去,我们本来有限的资金被东部客商赚去,再加上我们贵州乡镇无数劳动力涌到东部甚至不少在茶区打工,使生产力最重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再次转移到原本发达的东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阵痛”。
如果是这样,我们不如在抓好茶业生产发展的同时,握紧拳头去发掘弘扬和利用我们贵州得天独厚的外人无法竞争的茶文化优势,走捷径获胜。
谈及容易,去实现文化取胜的目标还要花大的力气。由于千百年来,历代朝廷、文人甚至茶界对贵州边远民族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甚为忽视或逞顾及之,“是不能也,非不为也,就以茶叶来说也同样。但事物总有两面性,贵州发展的迟缓是暂时的,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变化,由弱势变强乃至突破贵州地域茶产业和茶文化的软肋,这个切入点应当是充分利用外地所不具备的茶文化优势,用全新的科学创新理念,尽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做在做强,“你有我也有,你无我独有”。中国著名文学家冯骥才说过:“文化是老祖宗不经意间留给后人的永远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贵州茶人,应当很好利用文化这个经济增长点。北京大学文学教授袁行霈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几千年或更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标记”。笔者在多年收集整理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工作中,发现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茶饮茶道习俗,每个民族历史文化厚重,这就是贵州茶文化的灵魂,也是贵州茶的希望所在。更何况东部随之经济高度发展而带来工业污染和人力、地力等短缺,他们的茶叶优势却会变得越来越脆弱,而绿水青山原生态茶叶的贵州遂之民族茶文化崛起和茶产业稳步发展,预料用10年努力就可追上中部,20年可紧逼东部,30年后将全面取胜。
1.独特的区位优势
贵州原是大海,六千万年以来,受喜马拉雅山强烈抬升的影响,造就了贵州高原西高东低的地势;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不同岩石、不同地质在外力的作用下,使贵州岩石逐步演变在今日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形成无数千姿百态的岩溶岩洞,就在这世上最丰富最集中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恰恰又是人类活动的最早地域,考古发现至少在二、三十万年前贵州不少的岩洞里就有早期人类居住,发掘出很多古人类文化遗址和生物化石。在贵州凤冈洞卡拉发现了距今4.28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高等植物——黔羽枝化石;在贵州凯里杷榔考察发现了迄今5.25亿年前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始海百合动物化石;在贵州瓮安发现了距今约6亿年前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衣化石,在世界一流的《自然科学》和《自然》杂志公布。也就是说,在五千多年前炎帝时期的滍尤部落联盟的后裔——苗族文化和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文化还没有踏入贵州高原这块“蛮夷”之地前,这里就有神奇的土生土长的先民文化存在,所以可以说,贵州地处中国西南的心脏地域,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生物化石王国,而且是人类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地方,贵州是一块古老高原陆地最宜植茶地域。
2.鲜明的民族特征
这是黔茶文化的精髓。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产茶省份,境内48个民族尤其是17个世居民族都与茶结缘,这些先民千万年来生活繁衍在深山密林中与野生大树茶为伴,开荒辟茶,护管茶山及周围环境,制作特色名茶,孕育和多年积淀丰富多彩和鲜为人知的民族民间茶饮茶食茶俗文化,成为中华茶文化宝库中不可再得的西部山地原生态的草根茶文化,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五千年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厚重内涵,凸显了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的夺目亮点。高山大海总相宜,古朴现代总辉映。以贵州为代表的山地传统茶文化与以上海杭州为标志的海洋现代茶文化相交相融,贵州的山与东部的海携手,贵州古朴与东部现代的结合,构建成一幅和谐的完整的中华茶文化极美画卷。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亮点多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展开。
首先说苗茶文化,世界苗族一千万,中国七百万,贵州四百多万,是西系苗族的集合地,分布在全省的顽强智慧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名特优茶和茶饮茶艺,古代贵州大多地方历史名茶产于苗族地区,晴隆普安山地有特色的擂茶面,武陵山区的飞歌油茶汤,若到松桃苗寨作客,美丽盛装的少女端热腾腾的油茶,唱起高亢激昂的送茶飞歌:“客来坐定一碗茶,少女手上一枝花;喝下暂且解疲乏,慢讲味道佳不佳”。客人接过油茶碗,便起身应答:“一碗油茶真正浓,未饮先闻甜甜风;深情厚意难估算,尽在嫣然一笑中”,这些长期生活在高原的民族,很少与外界交往,他们还不知道撒谎和编造,唱出的山歌是原生态的,是厚道的“一碗茶”,如果经过现代人工编造,把制作油茶过程,唱着原生态的茶歌,配了乐曲,苗家歌舞,这台戏一定是亮丽的;都匀坝固打油茶也能听到动人的歌谣:“早上喝碗油茶汤,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油茶汤,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连喝油茶汤,鸡鸭鱼肉也不香!”可见苗族同胞对茶的酷爱之深;石阡青阳乡是个苗族自治乡,喜吃姜片浓茶,还可治病哩!
历史上盛产贵定云雾贡茶的仰望十几个海葩苗山寨,至今未忘自己的祖先在中原渤海之滨,身上带着海边的贝壳为实物图腾,世世代代喝土陶罐的云雾“煨茶”;还有,生活在广西八万大山延伸的月亮山深处的苗族,那里是世外桃源,是长寿之乡,就是千百年来沿袭喝苦涩咸三味的顶罐降 茶啊!贵州的世居民族都喜欢喝茶,限于篇幅不能逐一展开,诸如黔东南聚居中国最多的侗族,打油茶闻名遐迩;沿河土家族特爱煨罐茶;贵州西北部高寒山区的彝族,主食牛羊肉、包谷、土豆、乔粑,一天不喝几盅“罐罐茶”是不行的;你到了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如果你没饮上糖茶,就等于没到三都;仡佬族是贵州最早的土著先民,特别爱喝油茶,如黔北之北的道真,油茶一日两顿未断,群众叫“干劲汤”还有顺口溜:“碗碗油茶香喷喷,男女老少才能饮,不吃油茶没精神,吃了油茶有干劲!”他们没有文字,只有口传心授的传唱而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遇到喜庆日子,仡佬族还要动用隆重的“酒、茶、饭”三幺台民俗。
务川仡佬族“讨茶”也颇有特色。上个月正安讲茶艺茶文化,见到了仡佬人特别钟爱油茶,尤以新州镇“腊肉油茶”最香,还有丰富多彩的“蛋花油茶”、“油茶面条”、“油茶汤圆”、“油茶泡饭”、“油茶糊”以及姑娘出嫁时吃的加糖“米花”,我吃过很多油茶,不少是加盐的,加糖的油茶真少见,真没料到,长期居住在石旮旯的仡佬山民,蕴藏着如此绚丽多彩的茶饮茶俗文化,何况贵州全境诸多民间茶饮茶艺还未被发现,不是吗?
3.夜郎茶市
据贵州古代史记述:“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遣中郎将唐蒙通夷,发现夜郎市场上除了棘僮、笮马、髦牛之外,还有枸酱、茶、雄黄、丹砂等商品,商业发达,市场相当繁荣。”这对贵州茶来说太重要了。枸酱是今国酒茅台前身,它成功实现贵州地域文化弱势的“单兵突破,立于中国酒文化领域的强势地位,而同时被唐蒙发现的“夜郎茶”却默然无闻。
其实夜郎的茶也许比夜郎的酒还要早许久,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山区先民在开始采用植物为饮料的同时采用了茶叶,直到西汉成帝蜀辞赋家王褒在《僮约》(公元前59年)记载“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江口镇)两句并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茶市,而夜郎繁荣的茶市比武阳茶市要早76年;再说公元前110年《华阳国志》记述“平夷山出茶•密”(平夷即今大方),也同样比武阳茶市早51年,已经可以说明古黔夜郎是我国乃至世上最早生产、饮茶、茶市贸易的地区。历史时空已跨越了2千多年,难道还不能给予历史的公正的判定。作为在黔习茶文化5旬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说个清楚,岂不是要受“数典忘祖”的讥诮。现四川农大李家光教授在《从古代巴濮植茶之始》中说:“秦汉时夜郎囊括贵州全境、四川部分(泸州、荥州、武阳、嘉州、安岳等)》”。
贵州著名文学家王蔚桦在读罗文亮《夜郎春秋》一文中说:“战国时期的夜郎国,除贵州的东部以外,其所辖疆域有云南的四分之一,贵州的四分之三,广西和四川的部分地区,其幅员,并不亚于战国七雄中的韩、魏、燕、赵等国。如果史实真的与李家光、王蔚桦等学者所说的那样,那么《僮约》中的“武阳买茶”,似可改为“夜郎武阳买茶了吗?中国最早饮茶和茶市也在夜郎了吗?不是给原本很好的夜郎文化品牌又增添了厚重的筹码吗?
4.尹珍与黔茶
尹珍字道真,生于牂牁毋敛县(今贵州正安新州镇),年青是远游中原求学,向京城经学大师许慎学文,贯通《五经》,后师从武陵郡太守应奉滴水穿石图纬,通三才,官到尚书丞郎荆州刺史。回到乡里设堂讲学,传播中原文化,为贵州文化教育的拓荒人。其讲滴水穿石活动地域约今贵州正安、绥阳、道真、贵阳、独山、铜仁、印江及四川南川、綦江等地,对西南文化影响,沽概深远,“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称先师”。
清代汉学大师莫友芝将尹珍学术定名为“毋敛学”,自称为其传薪人。笔者4月正安讲学才知道,尹珍不仅嗜茶,在他的故乡新州(与重庆合溪镇紧邻,当地各族群众也喜欢吃油茶,新州油茶的特色是“腊肉油茶”,与周边道真“干劲汤”,务川“讨茶”,凤冈“荞皮黄饺油”以及湄潭“油茶汤”不同,尹珍一边讲学一边离不开茶。
他到独山讲学也同样,独山有“百井城”之称,每口井都有美丽的传说,其中“文庙井”(在今民族中学内),就是尹珍每日煮茶煮饭汲水用的水井。人们都说,喝此井水,人会变聪明,难怪先贤聪明,他培养无数子弟也是贵州的一流文人。所以,文庙井又有了个俗名:聪明井。
贵州青山绿水、泉水淙淙,尹珍故乡正安的茶富含有益于健康的十分难得的硒、锗等微量元素,在他讲学所到之地也盛产名茶,就拿独山来说,是贵州地方历史名茶——鱼钩茶的主产区之一,用当地“聪明井”泡上名品鱼钩茶,不是名人——名茶——名水,如果再配上正安仡佬歌舞和独山布依花灯,就打造出独山独特的亮丽的茶文化风景线吗?
说到尹珍又有联想。贵州著名学者刘学洙说得好,尹珍的出现,看来并非偶然。古代贵州的开发,实际上是从周边往黔中腹心延伸的。巴蜀文化从北向南流入,黔北正好得风气之先。贵州境内的夷汉大姓,有龙、傅、尹、董、谢等家族,除谢氏外都是从“三蜀”(蜀郡、广汉、腱为)迁来的,尹珍便是上述尹氏大姓家族的后代,而正安正是川之南、黔之北的一个通道。而正安、务川一带有汉墓,说明汉文化已进入这一地区。鉴此,拙以为,如果说西汉唐蒙是发现贵州茶叶的拓荒者,而东汉尹珍是把中原文化与贵州土著文化及其古村民民族茶饮文化和谐地揉融在一起的先驱者,才能“尊前贤,励后学”,才能重铸尹珍那湮没的昔日辉煌!
5.黄庭坚与都濡茶
黄庭坚是北宋大文学家,可是知道黄庭坚与黔茶投缘的并不多。都濡即今贵州务川,秦属黔中郡,唐隶属黔中道,境内洪渡河可直通乌江、长江,交通便捷,经济文化开发较早,至今大坪有汉墓群,是贵州最古老的茶区,境内有成批野生乔木大树茶。
《全蜀艺文志》载“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答从圣使君云:此邦茶乃可饮。但去城数日,土人不善制度,焙多带烟耳,不然亦特佳。但往黔州都濡月兔两饼,施州入香六饼,试将烘碾尝。都濡在刘氏时贡炮也,味殊厚。”黄庭坚《煎茶赋》中有“黔阳之高株”。黄庭坚在《阮郎归》里写有“都濡春味长”。从上述载中至少可捉到三个信息:都濡团饼茶味佳,三国时期就是贡品,为贵州最早的贡茶记载;黔阳高株即今贵州务川大树茶,是贵州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野生乔木大树茶;阮郎归为贵州最早的茶诗词,这三个“最”都缘于黄庭坚,如果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仅点到“思、播、费、夷”,对贵州茶的描述还是不够详细,而北宋黄庭坚是有世第一个比较确切的讲到贵州的贡茶、茶词和大树茶。
6.阳宝山•建文帝•佛茶
贵定阳宝山,与四川峨嵋云南鸡足堪称中国西南三大佛教圣地,在明代香火盛期曾有佛徒200余人。康熙《贵州通志》载:“屡著灵异,来朝者众,遂为名山,山产茶,制之如法,可供清啜”。清《黔南识略》载:“山顶茶茁云雾中,为贵州冠。今犹充贡,岁出常不足”。民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阳宝山,在贵州贵定县北十里。高可千余尺。树木森密,殿阁崔嵬。诸峰环几此山,称黔东之胜。山上产茶”。可见阳宝及其茶已享盛誉。
建文帝是明代第二代皇帝,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起兵,史称永乐帝。建文帝神秘失踪成为明初一大悬案。据后来一些史料记载,当年建文帝从皇宫暗道安全逃出,曾先后到过云南、四川和贵州镇宁、朱昌,在长顺白云山削发为僧隐居数年,最后又到贵定隐身在阳宝山飞凤寺后山险峻的神仙洞,品茶养性藏修。民国《贵定县志稿》记述神仙洞相传为山僧白云藏修处,犹存棋枰丹灶遗迹。阳宝山上自古出好茶好水,在白云僧带领下开山植茶焙之,茶味极佳,谓阳宝山茶、白云茶,至今仍有片片茶地。过去民间把阳宝山的雾,称之为“宝山灵雾”,飞凤寺旁的龙泉,水甚甘洌。从子夜时就会产生白色雾气笼罩住井口,昔日历代长老饮水颇有讲究,若是煮茶,须取雾去前之水为佳,雾去后取就次之。相传许多名儒,只要到贵定,必上阳宝山朝圣,有的在阳宝山上读书并留下许多诗句。
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明万历翰林院检讨天启皇帝的老师丘禾实、明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兼山海关总兵丘禾嘉、太平天国战将石达开、平西王吴三桂、光绪陕甘左都督汪柱元、清末贵州省长四川督军省长讨袁护国右翼军总司令戴戡、民初国民党人“炸袁三杰”之一的黄芝萌、辛亥革命元老凌汉舟等名流都在阳宝山,见到全国罕见的石刻塔林和僧纲司法号耳明觉灵塔墓碑,均表示十分崇敬。僧纲司是当时朝廷册封的管理一省佛事大法官,认为这些塔林几乎都有图形和文字,有着很高的工艺、美术、历史、书法和佛学等价值,技艺精湛的塔坟124座、和尚墓71座、和尚坟100余所,为贵州绝无仅有、中国江南罕见,可与少林寺相媲美。特别是1997年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赴朴初先生在亲自品尝贵定云雾茶并听取了贡茶历史文化、阳宝山佛茶渊源后,赴老兴之所至,欣然挥笔题写了“佛茶”二字,这是对贵州贵定茶佛文化内涵的最高评价。就是这些传说和故事,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在贵州高原上空依然放射出神秘奇幻的光芒,彰显贵州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7.苗茶贡碑
地处贵定、龙里、惠水三地交界的云雾山,为苗峰北主峰,系乌、沅盘三江分水岭,这里二十几个山寨集中聚居着苗族一支——海葩苗,五千多年前他们从原生地渤海之滨迁徙而来,苗家妇女都绣制并挂上海贝壳、小银玲,未忘记祖先和故乡。他们世世代代生息在云雾大山,种稻植茶创制出云雾贡茶。按历朝贯例云雾山苗族要交纳贡茶,各级地方官吏也加码勒索“敬茶”,而且都指名要上坝寨后面凤凰坡优异云雾茶。苗家一年辛苦采制的茶叶全部上交,也不够官府的需要,哪家交不起就去坐牢。
苗家无法生存,当时叫雷阿恩的长老对大家说:“官家盯住茶叶,我们只有把茶树毁掉吧”,就这样每户烧开水把茶树淋死,说是挨晚霜打的。报告官府查明,下了暂停贡茶文告,苗家很高兴就在云雾山关口立起一块由青石凿成228字有名的乾隆五十五年云雾贡茶碑。这是贵州所有名茶中唯一一块贡茶碑,在西南民族地区乃至全国众多名茶之中也属罕见,它见证了苗族的抗贡历史。苗族祖先滍尤被黄、炎部落联盟打败后,辗徙黄河、淮河、长江、洞庭湖、沅江、珠江、都柳江,清水河大多在贵州集中安居,少部分再向西迁到云南、东南亚,出海到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地。连大文豪鲁迅都曾感叹:“苗族大败之后,都往山里跑,这是我们的先帝轩辕氏赶他们的”。
不是吗?他们赶上云雾深山,种点茶吃,也要被烫死立碑。他们一路走来,跨越数千年时空和数万里地域,不仅创造了华夏文明,同时开拓了茶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尤其作为贵州茶人当铭记在心代代弘扬。连澳大利亚著名民族学家格迪斯在《山地的移民》书中写到:“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的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民族,这两个民族都为世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写的太精彩了。这块苗族贡碑不是一块普通的石碑,它承载着苗茶的深邃历史文化底蕴,时刻闪耀着贵州高原民族茶文化之光芒,这在地势不高,民族不多的东部沿海茶区是难以寻觅的。
8.浙江大学《湄江吟社》
“七•七”事变,日军大举进犯中原,国立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湄潭,1943年由浙大爱好诗词的9名教授:江恒源(中国著名教育家、原中华职业教育社负责人、国民参政员)、苏步青(数学系主任、教授)、王进(师院院长、兼理学院代院长、化学系主任)、祝廉先(中文系主任)、钱宝琮(数学系)、胡哲敷(中文系)、张鸿谟(农学院兼农场场长)、刘淦芝(病虫害系兼职教授)和最后一名参加的郑晓沧(研究院院长、师院院长、教育系主任、浙大代理校长),自发成立《湄江吟社》,2至8月共8次聚会,咏诗二百首,大有两千年前王羲之、谢安等兰亭集会的儒雅之趣,他们相约郊游、观茶山、品香茗,社员刘淦芝是湄潭实验茶场场长,茶场就在城南美丽湄江河畔,仅第四次集会“试新茶”和第五次“茶场八景集咏”,就留下60首脍炙人口的茶诗篇,一代名流在艰难的抗战后方小城,给贵州掀起了茶文化高潮。
先贤苏东坡曾为杭州西湖题诗:“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谁曾料到,千年之后原本生活在西子湖畔的浙大名流们,在西南边陲湄潭湄江之滨吟唱:“活火名泉烹蟹眼,天香国色论佳人”的绝句,一代宗师把古代西湖龙井和近代湄潭龙井同样比着美丽的“佳人”,这难道是一种千年巧遇!谁又料到作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苏步青,还是一位谙熟诗词的茶诗人,诗词意境深邃、文笔流畅,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在《试新茶》吟唱:“翠色清香味可亲,谁家栽旁碧江滨,摘来和露芽方嫩,焙后因风室尽春”。在《水调歌头•欢郑公晓记》的下句抒发了内心深处的壮怀情感:“湄潭好,鱼米国,可淹留。男儿磊落,何须泪洒古播州。且酌茅台香醇应舞龙井长剑,听我醉中讴。乱后故乡人少,况复断乡邮”。大科学家大诗人吟唱鱼米国、酌茅台、品龙井,似入人间仙境。留下60首茶诗,这里不能一一评说,但有一句要说,苏步青等浙大师生他们眷恋着第二故乡湄潭及湄潭的茶。1989年苏老已87岁高龄在上海复旦寓所给湄潭政协洪星主席的题幅中写到:“平生最是难忘处,扬子湄潭浙水边”,正如胡锦涛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到湄潭考察时所说,要充分利用浙大西迁湄潭的财富。
9.敢为人先的贵州茶人
说到贵州茶叶,也许还是弱势群体,但说到贵州茶人则不能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势群体,贵州茶人在比外省更为艰辛的条件之下,敢为先、敢拼搏,为开拓贵州茶业为复兴中华茶业已默默做出了杰出贡献,散发出诸多亮点。贵州茶人多多,这里仅简介十杰。
刘淦芝:河南商城人,1940年元月任中央农业实验所(以下简称中农所)湄潭实验茶场首任场长,一生读三个名牌大学(清华大学、美俄亥俄农工大学、哈佛大学)、创建4个科研机构(三十年代安徽祁门茶试场、四十年代初中农所实验茶场、1953年台湾新竹种畜场和1970年台湾省屏东香蕉研究所,曾任台湾茶业公司和糖业公司经理等职,对近代中国茶畜、香蕉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湄潭艰苦环境下,1941年完成了我国首篇湄潭害虫调查报告,1942年在油灯下用最简易的英文打字机,写下中英文对照世界茶树害虫名目并完成巨作中国近代害虫防治史。他不仅是昆虫学家又是茶诗人,积极参与浙大湄江吟社活动,吟唱诗词42首,其中茶诗友10余首,是近代贵州茶科学和茶文化的开创人。
李联标:江苏六合人,是我国著名茶学家,1939年春开始参与中农所实验茶场筹建,1940年元建场后任技术室主任和代理场长,亲自主持茶树育种和栽培试验项目达斡尔3项, 在1944年赴美留学前,在油灯下完成“茶树育种问题之研究”,1940年在务川最早发现野生大树茶。李老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献给“荒蛮”的贵州,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生四次到贵州,一生筹建三个实验茶场,把全部心血为开拓贵州、浙江及全国茶叶科学事业默默奉献,无愧是近代中国著名茶人。
张天福:上海市人,一直从茶福建,被茶界誉为“乌龙茶王”德高望重的中国近代著名茶人。他在贵州的足迹仅限1939-1940年,但对开拓近代贵州茶业立了头功,贵州茶人不会忘记你在抗战十分艰辛的条件下,提出西南五省茶叶提案,并率领由中农所和中茶公司联合组成的筹建组徒步考察贵州安顺、平坝、贵阳、惠水、瓮安、遵义、湄潭等豺狼、土匪出没的山地茶区,最后选定风光秀丽、竹木丰茂、鱼米之乡的湄潭建成中国西部首个全国茶叶研究机构——中农所湄潭实验茶场,与东部以吴觉农先生为首的福建武夷茶叶研究所相对称,1940年春刘淦芝委任首任场长后,由于福建要建示范茶厂,张老才离湄。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张老开发西南五省提案和贵州考察选址,贵州茶科所和贵州茶业可以不会有今日面貌。所以,张老不愧是近代贵州茶科学和茶业的开拓者。
刘其志:贵州遵义县新舟人,1941年进中央实验茶场技工培训班至今已从茶66个春秋,一生俭朴实干苦读,培育出五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六十年代率先提出茶树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贵州是茶树原产地中心的论点,参与编写了《中国茶树栽培学》中最有争议、难度最大的章节——我国是茶树原产地。是建国后贵州茶树良种研究的学科带头人,是省茶科所四在台柱之一,是贵州乃至全国近代著名茶树育种专家,为贵州茶树良种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邓乃朋:天津人,1947年浙大园艺系毕业,从事茶栽、茶史研究,是省茶科所四大台柱之一,是贵州产茶史和历史名茶研究的奠基人。凭借渊博学识、刻苦钻研和忘我的奉献精神,七十年代末完成唐•陆羽《茶经》释本中研究较早、价值较高的一本,是近代贵州乃至中国茶学家和茶史学家。
夏怀恩:四川新都人,1947年华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建国初期由四川调贵州茶科所一生从事茶树病虫害防治研究,从早到晚观察虫情,在风雨中守护茶园,收集昆虫标本24517号,确定茶树害虫320号,确定茶虫天敌324号,建立国内茶树害虫与天敌种类最齐的标本陈列室,六十年代率先提出茶树害虫综合防治和天敌保护利用的理念,是贵州茶树害虫研究带头人和省茶科所四在台柱之一,论文、著作、成果颇丰,对贵州茶产业发展和中国茶树害虫研究进步作出杰出贡献。
王正容:四川泸县人,1941年才16岁与刘其志、祝敬奇一起徒步百里到湄潭应考技工训练班,走上从茶一生之路。1947年被中农所推荐到台湾学习机器制茶一年,回湄后一门心思投入茶具革新,提高红、绿茶品质,探索成功红碎茶初制揉切分联装新路子。一生知难而进、埋头苦干,为贵州茶叶品质提高和茶产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无愧为贵州茶科学领头雁,是近代贵州和中国茶人的楷模。
冯绍隆:四川德阳人,六十年代初贵州农学院毕业后致力于茶树栽培研究,在建国后上述四位学科带头人的精神感召下,成为新一代更富于创意的茶人。他敢于冲破多年来常规栽培技术,创造了茶树密植免耕新技术,实现一年种二年摘三年四年过百斤的快速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并迅速推广到全省、全国,使贫困贵州及中华茶地千家万户茶农受益,对茶科学进步和茶产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茶树组合密植研究,1992年荣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吴子铭:四川崇庆人,与冯绍隆同校毕业又在省茶科所同一研究室工作, 地上密植免耕技术研究,他潜心探索茶园蓬心土壤的新理念,从地上部到地下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达到了国内同行研究水平,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受到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教授的肯定,成为建国后贵州茶园土壤研究的学科带头人。
牟应书:贵州绥阳人,自四十年代湄潭职业学校茶班毕业至今,走上一生从茶为贵州茶产业复兴拼搏。建国前受学于我国著名茶、桐专家李联标、朱源林等熏陶,建国初期就致力于湄潭茶场万亩茶海的开发,为适应全省茶叶大发展,七十年代调省农业厅组建农工商公司,对普安、罗甸等万亩红碎茶基地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退休后茶叶放开,建组我省颇有影响、一定规模的牟氏茶业——贵阳春秋实业有限公司,创制省优名茶“雀舌报春”,2006年在第三届国际茶博会上,该公司新创的“绿宝石”茶荣获绿茶系列金奖,为黔茶夺得了殊荣,无愧为贵州茶产业开拓者。
王亚兰:山东鄄城人。现任贵州省茶叶公司副经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贵州省茶叶协会秘书长、贵州省茶叶专家组成员。忘我无私地投入全省茶协、茶文化、茶产业之中,办培训班、指导茶生产、组织名优茶评审和茶艺比赛。筹建茶文化节、制定茶叶标准、协调茶论坛和茶叶展销、申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民族民间茶文化研究中心挂牌贵州等繁忙工作,为贵州茶文化繁荣和茶经济发展默默无声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病仍坚持工作,尤其是2007年4月率队参与全国民族茶艺大赛(云南思茅)期间手臂骨裂,仍顽强坚持到最后,回贵阳不久,又带伤痛继续参与和组织正安、贵阳两地的茶艺师培训并亲自讲授茶艺礼仪解说及配乐,受到业内同行赞许,无愧为贵州茶界女强人,无愧为自强不息为黔茶文化和产业的领头雁。她的闪光业绩,2005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茶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
何殿伦:贵州湄潭人,原该县核桃坝村党支书,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崇尚科学,率先在该村推广省茶科所新选育的优良品种,1户带4户党员,4户带20户,20户又带300户,经十余年努力,全村已建成高标准5000亩中国西部首个村级茶树良种场,实现人均有茶1.5亩,人均纯收入3340元,率先在湄潭实现小康村。评为全国劳模、十四大党代表,被中央三代领导人亲切接见,成为中国茶农的光辉旗手。1991年被江总书记称为“黔北伟人”,2004年荣获中国茶叶企业界十大风云人物,无愧为带领群众种茶致富的楷模。
10.野生茶•茶籽化石
在贵州古老茶区,至今还保存着大批野生乔木大树茶,贵州是我国野生茶最丰富的二个省份之一,黔北习水大树茶的复杂儿茶素的百分比少于30%,被我国著名育种学认为是现今保存下来的“茶树活化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晴隆调查发现有大苦茶、晴隆红树茶、半坡大树茶、栗树红花茶、栗树白花茶五个大树茶品种约10万株,并发现了“红药红山茶”和“红瘤果茶”;在与晴隆相邻的普安县普白林场的原始森林中发现有成批被专家认为是现今保存下来的茶树活化石的“白茶”;更令人惊喜的是1980年7月9日,作为贵州省野生茶调查课题组成员卢其明,就在“红药红山茶”新种发现地的箐口公社笋家箐发现了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贵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研究所以及贵州省茶科所等专家现场勘查,初步认为是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的茶籽化石,与专家认为茶树最早起源于7千多万年前的中生代到新生代初的地质年代相近。
晴普交界的箐口一带不仅有很多野生大树茶,不仅发现了茶籽化石,而且恰恰是三叠纪地质,恰恰又是处于北、南盘江环抱的地域,那里聚居着贵州也是中国西南古老的苗、仡佬、布依、彝等世居少数民族,恰恰又是历史上夜郎古国的中心地域。科学家告知,贵州是个生物化石王国,古生物死亡后能形成化石的机率极小,大约不到其总数的一百万分之一。
可以说,茶籽化石在贵州西部野生茶分布的山地发现决非偶然,贵州西部广泛分布着三叠纪地层中,深海、半浅海、浅海、陆地等各种环境的沉积岩石都有,这些环境是生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在中国很难找到这种理想的场所。正如浙大潘根生教授在《农业大全》“茶树原产地”章节中写的:“目前学术界以支持茶树原产于川滇毗邻山区的居多,认为云南南部说和茶的起源时间、大地构造有矛盾,在第三纪时,滇南地区还属于地槽阶段,是不可能有茶树生长的,而且怎样向北方川黔各地传播……;川东鄂西说缺少古地理、古生物学和考古方面的考证”。古老高原、古老民族、古老茶树加上茶籽化石,已足够说明贵州不仅是人类繁衍摇篮,而且是茶树发现地和茶文化发祥地的有力象征,同样是贵州茶文化品牌的最大亮点,这是贵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其志 茶的起源演化及分类问题的商榷 1966年第一期《茶叶科学》
2.潘根生 茶业大全 199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3.张其生 贵州茶文化篇 1996年贵州科技出版社《贵州茶业的开发与应用》
4.张其生 贵州名茶概述 200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名茶志•贵州卷》
5.刘学株 枸酱引出夜郎道 200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开发史话》
6.中茶公司等 中华茶叶五千年 2001年人民出版社
7.张其生 黔北茶史文化探源 2002年第四期《茶叶机械杂志》
8.钱里群、戴明贤、封孝伦 贵州读本 2003年贵州教育出版社
9.张其生等 贵州高原茶文化解读 2004年第三期《茶苑》
10.张其生 神奇的黔茶文化 2004年6期《茶文化》
——漫谈黔茶文化的源头、发展、特征
11.张其生等 贵州民族茶俗 2005年2期《蚕桑茶叶通讯》
12.张其生 名人与黔 2005年1-2期《茶苑》
13.张其生 夜郎道•古茶香 2005年《贵州农业科学》百年院庆增刊
14.张其生等 让多彩贵州民族茶文化的旗帜高高飘扬 2006年1期《茶叶经济信息》
15.张其生等 原汁原味历史凝重的苗族茶饮茶食 2006年9期《茶世界》
16.张其生等 中国近代茶人楷模李联标先生 2006年1期《中华茶人》
17.张其生 夜郎古文明之灯国茶之光 2006年创刊号《茶韵》
18.张其生 中国近代著名茶人刘淦芝先生 2006年创刊号《茶韵》
19.张其生 大力弘扬吴觉农茶学思想,讴歌默不作声的贵州茶人 2007年6月
《纪念吴觉农先生诞辰110年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