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家研究发现,在一次种子大丰收后的2年内,树木的木材生长量都会明显减少。经过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对于植物来说,它从外界摄取的能量无非用于两个方面: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由于一个个体能够拥有的维持生命、生长和繁殖的各项活动所需要分享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繁殖就要承担生长和存活所付出的“成本”,一个个体用于繁殖的能量过多,就会减少用于维持生存和生长的能量,结果就会使个体的生长速度减慢,甚至死亡。
巧的是,经济学家在对企业进行研究后也发现,企业能够拥有的维持生存、发展和当前盈利的各项活动所需要分享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当前盈利就要承担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成本”。一个企业用于当前盈利的资源和精力过多,就会减少维持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精力,企业健康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衰亡。他们在描述这一现象时,用了一个很好的词替代并拓展了单纯的企业的概念,这个词就是“生意”。和生物一样,生意也 有自己的生命力,也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茶叶生意自然也逃脱不了这个大规律。做生意要赚钱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不能赚钱的话,生意就没有了意义,甚至没有了生命力。但是,正如刚才所说的,生意是有生命力的,它也有着如人生一般的幼年、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各个生命阶段。从有想法开始到实际经营茶叶生意,就意味着茶叶生意的生命开始了。经营者投入大量的经历去经营它,就是给它施加充足的养料,这些养料储存在生意上,一方面可以转变成对经营者的回报,另一方面还要用于生意自身的成长。同样做的是茶叶生意,15年前同时起步的两家茶庄,面对良好的“生活环境”(容易挣钱的市场环境),一个是把精力放在了纯粹的挣钱上,一个是在挣钱的同时,又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生意自身的成长上。15年后的今天,再去对比当年的两家茶庄,一个已经成长为朝气蓬勃的青年,另一个却是营养不良的患者,面貌与15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任何改良。再站在今天的角度,去比较两者的盈利能力,显然“早开的花不香,早结的果不实”。
据说,果树大小年之分,往往某一年产量会非常大,接下来的几年产量就会下降很多,果农为了保证品质和产量的均衡,在大年的时候总会主动打下一部分花来。做茶叶生意,如果遇到了所谓的大年,茶商虽然没有必要有茶不卖,但可怕的是茶商如果只卖茶,不知茶叶也是一种生意,不了解做茶生意不但是要在今天能把茶卖出去,更重要的是在今天卖了茶的基础上,能让以后的茶更好卖,卖得量更大,挣得钱更多,让看得见的收入和看不见的成长都能增加。这就是既要关心现在的收入,也要关心未来的收入。
关于当前利益和长久利益的论述,《论语》里也有记述。“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官,临走前向孔子请教怎样理政,孔子说: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眼前的小利。单纯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对于生命来说,不仅是一个活动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有一种生命的意识;对于生意来说,也不仅是要有更大的能力去获取利润,还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在为社会进步提供服务的同时生生不息。茶叶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社会功能是要远远超出过它作为饮料本身的价值的。因此,不管新产品怎么层出不穷,这种最根本的文化价值基因是万万不能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