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徽商的努力下,皖茶在中国茶史上有过耀人的辉煌;进入近现代,皖茶也是极尽风光,祁门红茶和屯溪绿茶都堪称国粹茶,中国十大名茶中,我省就有其四。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产茶名省,目前却陷入尴尬:茶叶产量由第三位下滑至第七位,茶叶经济效益更是差强人意。
“皖茶到了振兴的时候。”昨天召开的全省茶产业工作会议上,省农委主任张华建表示,今年起,我省将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省政府每年将投入500万专项资金。会上,相关专家也为我省茶产业进行了把脉,5年内,皖茶将过三道“坎”。
【难关一】作坊式生产难成气候
据介绍,目前,我省共有12个市58个县产茶,全省茶园面积约200万亩,总产约7万吨。这与浙江、福建等地差距较大。以黄山为例,该市茶园的亩产量仅为30公斤,亩产值1243元,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占10%左右,而浙江、福建等地可达到单产100公斤、亩产值3000~6000元、无性系良种覆盖率70%~80%以上。
“这与我省茶叶生产分散经营有关。”省农委主任张华建介绍说,茶园生产规模小、投入小、产业链条小,加之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加工,严重制约了我省茶园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药方]走高标准集约化之路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省提出5年内将在全省建立25个100亩以上连片的良种茶树生产示范基地,积极鼓励茶园进行规模经营。与此同时,还将扩大良种覆盖率,5年后,我省无性系良种茶园将新增68万亩,达到88万亩以上。无性系良种茶园占全省比重提高到40%。
【难关二】品牌杂乱影响力小
目前制约我省茶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品牌混乱问题。以黄山毛峰为例,黄山市就有数十家企业生产,数十个注册商标,产量大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更是真伪难辨。目前市场上的“黄山毛峰”每500克标价从上千元到三四十元不等,可谓鱼龙混杂,这成为做大做强茶品牌的瓶颈。【药方】打造知名茶叶品牌
我省将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茶农加大茶叶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推广“企业+商标+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茶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将依托黄山毛峰等知名品牌打造知名茶叶,5年内,新增1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0个省名牌产品。
【难关三】市场小经济效益不高
我省名茶品种不在少数,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但这些名茶却很难发挥出品牌效应。这主要是由于我省茶叶市场开拓尚显不足。一些名茶公司目前经营规模不大,主要精力仍集中在生产、销售上,市场开拓不够,品牌对外宣传推介少。此外,茶叶专业市场建设滞后,也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份额小。【药方】拓展国际和重点市场
未来5年,我省将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繁昌峨桥、黄山和霍山等茶叶市场扩大规模;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山东等地开设安徽茶叶专卖店、专卖柜和专销区。同时,大力组织参加、举办国内外茶博会、茶交会、茶文化节等活动,支持茶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本文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