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炒茶,还能炒多少?
日前,由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市执委会主办的“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评选活动,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在工艺类中脱颖而出。
有人说,这个世界除了“变化”二字没有变外,什么东西都在变化中。当我们在呼吁要保护和传承茶叶传统制作工艺时,另一个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茶叶的作坊制作,阻碍着中国茶叶走向世界!茶叶传统制作工艺遭遇现代企业的标准化生产,茶叶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如何取舍?如何实现生产性保护?并在保护中拓展市场?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上世纪80年代,蒙顶山上有很多手工制茶作坊。每到春茶上市的时候,蒙顶山便会出现“一家炒茶十家香,十家炒茶香满村”的盛景。每年到蒙顶山茶坊买茶的客人,几乎都是自己主动找上门来的。一方面,当地手工茶坊为有如此吸引力而自豪;另一方面,他们也为销路始终无法打开而忧虑。毕竟,全靠顾客找上门来,销量不会好到哪儿去。茶坊每年只在清明前的几个月开锅生产,生产多少取决于订茶人的数量。如今,随着机械制茶的普及,蒙顶山手工制茶作坊越来越少,传统手工蒙顶山茶在市场上也不多见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炒茶工是个应季活,和一般的工作比起来,它只在产茶期才会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现在每逢茶叶全面采摘,茶场茶户都会出高价招炒茶工,有的甚至开价上万,但也只在出茶期的短暂时间段。
如果说学艺艰辛、收入不稳是手工炒茶遭遇传人断档的内在原因,那么渐渐普及的机器炒茶以高效率和低成本抢占市场,就是手工炒茶面临尴尬的外在环境。
手工和机器的博弈,最终手工落了下风。蒙顶山下的茶厂,大多从一口大锅人工制茶起家,现在大多已建起了生产线,自然再也用不着不人工制作了。手工炒茶的日渐没落和机器炒茶的风起云涌,背后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
传统工艺要在现代化大潮中坚守阵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竭力保护和发扬继承是必需的,否则我们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熟识的各种传统明天还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成为博物馆里等待凭吊的“化石。”
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中国茶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名茶而无名牌,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中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严重不足。世界上绿茶的出口中国占到了90%以上的份额,但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珠茶和眉茶,属于低档低价产品。国内茶叶出口主要是以原料形式进行,无法控制终端,毫无品牌可言。近年来,中国绿茶出口量翻了一番,但创汇总量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出口增加的同时,茶业的出口价反而下跌了30%—50%。究其原因,有的专家矛头直指手工制作,说是中国茶业效率低,竞争力差,在茶叶的品种、品质和生产效率上都无法保证,直接损害了中国茶在国际上的形象。从而呼吁建立大型茶企,实行标准化生产,重拾旧山河。
“西湖龙井茶不仅仅是一种产品,也是一种工艺品。精品的西湖龙井茶就应该是纯手工炒制的。”就在有人提出“封杀”蒙顶山茶手工作坊时,从浙江传来消息,龙井茶正致力于培养炒茶师,鼓励恢复和弘扬传统工艺,让手工工艺往高端产品上走。
如何在机械化、标准化生产面前,保护和传承茶叶传统制作工艺?西湖龙井的做法,或许是第三条路吧?(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