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媒体记者:感言西双版纳普洱茶

    “和谐云南  盛世兴茶———全国媒体走进普洱茶西双版纳采风活动”期间,部分媒体记者也接受了我州新闻媒体的采访。以下是他们对西双版纳普洱茶的一些感言。

《中国食品质量报》副总编辑王军———

      “这次能走进深山,领略普洱茶,确实改变了我们对中国茶、茶文化的传统意识———以为只有绿茶、红茶或者铁观音呀一些相关的茶。行走在西双版纳古茶园中,我发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完美结合。走进古茶园,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有氧呼吸,对我们的身体、身心有非常好的帮助。

      在1000年前或800年前,生活在南糯山的人们对茶树进行人工改良,已经能够将茶树种植培育得这么完美,在人和天、天和地、地和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样一棵棵古茶树,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中国的茶文化和普洱茶独特的神韵。

      近两年,普洱茶也给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学者、专家带来一个新的课题,要让普洱茶的生命力永远保留下来,我们的政府、媒体和相关的行业组织,都应该联手把中国这么好的一个瑰宝在中国大地上‘花开遍地’,同时也让更多的国外友人领略到普洱茶的神韵。”

《经济日报》记者庄光平———

      “之前,我对普洱茶有两个误解:一个是听说普洱茶是在牛棚里发酵的,还有一个说法是普洱茶动辄要拍卖出几十万、几百万元的价,不是普通人可以消费得起的东西。

      这两天我走访了西双版纳的茶厂、茶商和茶农,感受到普洱茶还是很卫生的,都是按正规的生产流程一步步地做下来。看了一些茶叶种植基地,茶叶的生产很多都是生态化的,没有施化肥、没有打农药,是绿色的、有机的食品。

      我认为,作为中央媒体,这次从西双版纳回去之后,应该站好自己的一班岗,把云南的茶、普洱茶发扬光大,为以前普洱茶歪曲的说法正名,为云南的茶农和茶产业出一份力量。”

新华社摄影部中国新闻编辑室主任、高级记者张燕辉———

      “我是第一次来西双版纳,而且重点是在普洱茶生产区做调查研究,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我的印象里,西双版纳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没想到这次来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这里是普洱茶最正宗的发源地,产量这么高,发展这么快、这么迅速,都是令我惊讶的。这使我对西双版纳有了更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云南在原始生态方面可以做的文章特别多,云烟、云胶、云茶、云花都是非常好的基地。我觉得中国的茶,包括普洱茶会被世界人民认识到是最好的饮料,发展前途也是不可估量的。我最近比较关注普洱茶的功能,从我这几天喝普洱茶后身体反应情况看,它的中药机理比较突出。当然,这还有待医学界来深入研究。

      这次我要用手中的相机,把西双版纳的美景、美人都宣传出去,特别是普洱茶,要让世界人民有更好的了解。因为新华社在宣传普洱茶方面大有可为的。我觉得将来无论什么时候,人类都要饮茶———最健康的饮品,而且是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次我觉得不虚此行,云南是个好地方,西双版纳更是个好地方!”

台湾东森卫视“博览神州”节目主持人王艳秋———

      “以前只知道西双版纳有原始森林,没有想到这边的茶园这么壮观。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茶园。这次也走了西双版纳很多大的茶厂,看到整个生产过程。对于整个流程、产品把关,看了以后,我们对普洱茶产业更有信心了。这次还走近千年古茶树,了解了很多关于普洱茶的故事,了解了一些普洱茶的文化。

      通过西双版纳之行,知道了大家为什么把普洱茶叫做‘可以喝的古董’,确实有很多文化存在里边。西双版纳茶厂很多,品牌也很多,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引导,使普洱茶市场更加规范化,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饮用。”
 

更多关于媒体 感言 西双版纳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