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三张名片绘蓝 |
“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马帮穿过碧溪古镇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普洱市北部。县城距省会昆明274千米,距市府普洱163千米,素有普洱北大门之称。全县总面积5312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164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社区,2007年总人口37万人,境内居住着哈尼、彝、汉、拉祜、布朗等25个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22万人,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 这里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被人们誉为“太阳转身的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优势和民族特征,墨江县便有了属于自己的三张名片:第一张名片是“哈尼之乡”,虽然全县民族众多,但是主体民族突出,哈尼族占总人口的60.8%,共有9个支系,享有“哈尼之乡”的美名;第二张名片是“回归之城”,北回归线从墨江穿境而过,把县城一分为二,是世界上唯一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县城,城内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北回归线文化在这里集中展示,故有“回归之城”的美称;第三张名片是“双胞之家”,神奇的北回归线穿境而过,不仅集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特点,而且演变出很多奇特的现象,双胞胎现象就是墨江特有的一道景观,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1000多对双胞胎,仅县城周围就有600多对。从2005年起,每年举办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国内外众多双胞胎相约墨江聚会狂欢,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所以又有“双胞之家”的美誉。 境内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镍、铅、锌、钴、硒等10多个矿种,其中黄金、镍含量较大。 古镇新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79年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成立后,在历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立足县情谋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墨江发展的路子,谱写了墨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全县上下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城乡繁荣、经济发展的喜人局面。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与1978年比,全县生产总值从0.37亿元增加到15.4亿元,增长6.7倍;地方财政收入从291万元增加到9180万元,增长30.5倍;固定资产投资从0.02亿元增加到15.08亿元,增长75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0.15亿元增加到3.51亿元,增长22.4倍。一、二、三产业结构由60.9:14.9:24.2调整为31.4:32.2:3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69元,比1978年的51元增加1418元;农民人均有粮达379千克,比1978年的158千克增加221千克。 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农村经济稳步发展。30年来,累计建成高稳产农田地36.6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59.1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1.38万吨,实现农业增加值4.98亿元,年均增长23.6%。扶贫开发以“一体两翼”为主,采取部门挂钩、结对帮扶、项目扶持等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56亿元,实施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227个,解决了10.2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3000万元,启动实施新农村试点153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县共创建省、市、县级文明单位217家、文明村(组)84个、“十星级文明户”3270户,文明窗口45家,花园式单位15家。 以诚信教育和“八荣八耻”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城乡共建文明成果不断巩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市容市貌大为改观,获得了省“甲级卫生县城”和“市级文明县城”称号,县城驻地联珠镇创建为省级文明小城镇。 30年来,改革开放春风拂开了墨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篇章,墨江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建设、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政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跃上了新的台阶,全县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面对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墨江县委、政府将审时度势,不断深化县情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优环境,加大投入打基础,发挥优势建骨干,突出特色兴产业,真抓实干强作风,构建和谐促发展,着力打造水电、林产、矿产、烤烟、畜牧五个重点产业,努力培育橡胶、茶叶、蔗糖、紫胶、蚕桑、文化旅游六个优势产业,培植壮大酒业、竹子两个后续产业,加快建设北回归线和国际大通道上绿色生态经济大县、哈尼文化展示中心、商贸旅游文化重镇三大目标,构建开放、文明、和谐新墨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