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传播的使者
在勐海茶厂大益馆里,吴坤雄老先生每天都要接待几十名来客。这些人都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茶文化爱好者,大益馆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窗口。
记者到达大益馆的时候,吴老先生正在接待一名韩国小伙子,小伙子那股认真的学习劲让人十分感动,吴老耐心地解答了小伙子的一个又一个疑惑。送走了小伙子后,吴老先生这样感慨道:“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但国人对茶文化的关注度,却好像远不及外国人。”吴老先生说,大益馆建成以来,他接待过不少外国来的背包族,“他们对茶文化的了解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自从来到大益,吴老先生便选择放弃繁华的城市生活而定居勐海县。两年多来,已近古稀之年的他徒步走遍了六大茶山,在省史料馆和地方史料馆翻阅了无数史料,建成了向世人展示普洱茶历史和文化的大益馆。吴老先生说,他做这些主要是为了方便游客更好地了解普洱茶文化。
事实上,大益集团在推动茶文化传播方面一直不遗余力。编制知识手册、全国巡回培训茶业从业人员、开展普洱茶有奖知识问答、开展全国性勐海论茶比赛……这些举动,让大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文化传播者,而非一个商业组织所为。在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由单独一个企业承担起文化传播角色的现象甚为少见。
大益不仅做茶,而且爱茶,爱中国的茶文化。2008年11月1日,一份关于成立“中华爱茶日”的倡议在勐海茶厂宣读,大益集团正式发起“推动成立爱茶人自己的节日”的呼吁。活动得到了政府、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支“爱茶”队伍,“中华爱茶百万签名”迅速成为2008年中国茶界影响最大、最广泛的活动。
质量,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大益对茶的痴迷和热爱,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这中间有68年历史的凝聚,也有一代代茶人信念的传递和更替。68年前,范和钧先生来到瘴疠之地佛海,创建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在艰难的抗战岁月里,坚持生产,实业救国,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大益做茶不仅是在卖产品,更是在坚持一种信念和原则。吴远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大益一直在坚持做两件事:一是把好质量关,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到过勐海茶厂车间参观过的人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很干净,工人们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戴干净的工作帽和口罩,出入都要洗手,用鞋套把鞋子套住。工作期间,没有人说一句话……”经销商杨女士回忆起这几年来厂里的变化,也很是感慨:“厂里的确太重视卫生和质量了,连车间外的道路都是干干净净的。每年还会将因各种原因引起变质的茶叶进行集中销毁,可以说是把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
“一心只为做好茶”,这句标语在勐海茶厂里随处可见。对质量的坚持,成就了今日大益在茶叶消费者心中的特殊位置,也让大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5年,勐海茶厂率先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认证,成为云南省获得QS中A级认证的惟一一家茶企。2007年,勐海茶厂顺利通过了清洁生产检测验收,成为云南省制茶行业展开清洁生产审核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制茶企业。2008年,大益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这一年里,一连串的荣誉接踵而来:在“中国茶业百强排行榜”上,大益跻身前三甲,成为中国茶界最强的民营企业;在首届“云南品牌”评选活动中,大益普洱获“云南最具社会价值品牌”奖;在“改变云南生活三十品牌”评选活动中,大益普洱获得136783票,稳居品牌榜首。
本文来源:陆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