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淘出“非遗”真金
添加时间:2009-01-11
出自:谢无忌
浏览:2470次
福建省山明水秀,历史悠久,当地的闽越文化特色鲜明,又融入了中原文化和海上外来文化,融汇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体系。从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到土楼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充分显示出该省文化遗产从量到质的优势。
目前,福建省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有36项,列入第二批名录的也有30多项;国家公布的两批共777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福建省有55名。目前,福建省已公布了两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00项。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首先是丰厚的精神财富,但其中相当部分能够产生物质财富,特别是手工艺、民间美术、饮食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精神双重财富。近年来,福建省利用部分“非遗”项目发展相关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建现有的200项省级名录中,近20%已探索出适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万个。
保护工作培育了市场需求
各种“非遗”项目千百年来默默地自发传承、发展着,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如福建的寿山石工艺、武夷山大红袍茶叶等早已著称于世,但更多的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各级“非遗”名录和传承人的评审、公布和展览、展演等一系列“非遗”保护和宣传的举措,提高了“非遗”项目的社会知名度,也为从业者带来了经济效益,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进一步保障了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有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厦门漆线雕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产值翻番,已经形成了一个年产35万件左右、年产值超过5千万元的漆线雕产业。其中蔡氏漆线雕年产值已达805万元,供不应求,吸引了大批高等院校的学生前来就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漆线雕企业之一。
福州评话、福州伬唱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4月29日,“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挂牌成立,这是福建省首家从事地方曲艺传承教习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0人,由市财政核拨经费。传习所每周免费演两场,由市政府买单。公益性的演出使受熏陶的人越来越多,三到五年之后,将培养起广大的观众群,演出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手工技艺主导产业发展
“非遗”项目有一些是不适合“产业化”的。像民俗节日、宗教信仰及相关的仪式就不可以为了吸引游客而表演化。但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等门类,却有着很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民间音乐、曲艺、戏剧等表演类项目,如果没有观众欣赏从而获得经济回报,基本无法活态传承下去。
福建省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中共有46项手工技艺类、12项民间美术类,在产业化发展较好的省级以上项目中,手工技艺占了9成半以上。石雕、木雕和茶叶生产更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行业,远销国内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非遗”产业的金字品牌。
据统计,目前福建省寿山石雕厂的生产者和个体从业人员多达10多万人,在全国有2000多家销售网点,年产值已达数十亿元;武夷山大红袍涉茶人员达5万余人;安溪铁观音有13万户以上的农户种植茶叶,80万以上的人员从事相关的行业;德化瓷器提供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59亿元;惠安石雕从业人员近30万,产值占全国石材出口市场份额的43%;莆田木雕现有3000多家木雕工艺厂,从业人员8万多人,总产值达20亿元。因为与台湾省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台湾还是福建许多“非遗”产品的重要市场,像蔡家鼓早在清代中叶就畅销闽、粤、台,目前占据台湾55%以上的鼓业销售份额,有力促进了两岸文化上的交流,更成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明证。
利用“非遗”发展文化产业,绝不能粗制滥造。如武夷岩茶由于对茶树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少,制作工艺复杂,所以一直以高端消费群体为主要消费对象,产业化发展注重质量,没有盲目铺开,也避免了普洱茶产业化中保量不保质的问题。
手工艺之外,其他“非遗”的产业化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如“佛跳墙”是闽菜的招牌,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后,以百年老字号“聚春园”为品牌依托,组建福州聚春园集团,员工发展到2700人,总资产近10亿元,年营业额达1.3亿元。沙县小吃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入省级名录后,截至去年10月,全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累计达1.8万户、5.4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0%和农村劳动力的55%,并带动周边地区从业者近万人,年营业额已超过30亿元,成为福建省餐饮业向省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福建省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有36项,列入第二批名录的也有30多项;国家公布的两批共777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福建省有55名。目前,福建省已公布了两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00项。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首先是丰厚的精神财富,但其中相当部分能够产生物质财富,特别是手工艺、民间美术、饮食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精神双重财富。近年来,福建省利用部分“非遗”项目发展相关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建现有的200项省级名录中,近20%已探索出适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万个。
保护工作培育了市场需求
各种“非遗”项目千百年来默默地自发传承、发展着,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如福建的寿山石工艺、武夷山大红袍茶叶等早已著称于世,但更多的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各级“非遗”名录和传承人的评审、公布和展览、展演等一系列“非遗”保护和宣传的举措,提高了“非遗”项目的社会知名度,也为从业者带来了经济效益,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进一步保障了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有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厦门漆线雕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产值翻番,已经形成了一个年产35万件左右、年产值超过5千万元的漆线雕产业。其中蔡氏漆线雕年产值已达805万元,供不应求,吸引了大批高等院校的学生前来就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漆线雕企业之一。
福州评话、福州伬唱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4月29日,“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挂牌成立,这是福建省首家从事地方曲艺传承教习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0人,由市财政核拨经费。传习所每周免费演两场,由市政府买单。公益性的演出使受熏陶的人越来越多,三到五年之后,将培养起广大的观众群,演出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手工技艺主导产业发展
“非遗”项目有一些是不适合“产业化”的。像民俗节日、宗教信仰及相关的仪式就不可以为了吸引游客而表演化。但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等门类,却有着很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民间音乐、曲艺、戏剧等表演类项目,如果没有观众欣赏从而获得经济回报,基本无法活态传承下去。
福建省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中共有46项手工技艺类、12项民间美术类,在产业化发展较好的省级以上项目中,手工技艺占了9成半以上。石雕、木雕和茶叶生产更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行业,远销国内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非遗”产业的金字品牌。
据统计,目前福建省寿山石雕厂的生产者和个体从业人员多达10多万人,在全国有2000多家销售网点,年产值已达数十亿元;武夷山大红袍涉茶人员达5万余人;安溪铁观音有13万户以上的农户种植茶叶,80万以上的人员从事相关的行业;德化瓷器提供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59亿元;惠安石雕从业人员近30万,产值占全国石材出口市场份额的43%;莆田木雕现有3000多家木雕工艺厂,从业人员8万多人,总产值达20亿元。因为与台湾省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台湾还是福建许多“非遗”产品的重要市场,像蔡家鼓早在清代中叶就畅销闽、粤、台,目前占据台湾55%以上的鼓业销售份额,有力促进了两岸文化上的交流,更成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明证。
利用“非遗”发展文化产业,绝不能粗制滥造。如武夷岩茶由于对茶树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少,制作工艺复杂,所以一直以高端消费群体为主要消费对象,产业化发展注重质量,没有盲目铺开,也避免了普洱茶产业化中保量不保质的问题。
手工艺之外,其他“非遗”的产业化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如“佛跳墙”是闽菜的招牌,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后,以百年老字号“聚春园”为品牌依托,组建福州聚春园集团,员工发展到2700人,总资产近10亿元,年营业额达1.3亿元。沙县小吃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入省级名录后,截至去年10月,全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累计达1.8万户、5.4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0%和农村劳动力的55%,并带动周边地区从业者近万人,年营业额已超过30亿元,成为福建省餐饮业向省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声明] 易茶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参考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