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倾力打造富锌富硒有机茶专业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反复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茶叶,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健康饮品之首,它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一体。今年年初,湄潭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湄潭实际,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作出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县委书记田刚、县长肖发君多次强调,湄潭的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

  值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全市茶产业推进会召开之后,作为全县“清江锌硒有机茶叶产业带”的核心乡镇--马山镇,如何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全市茶产业推进会精神,打造茶叶专业镇,记者走进了马山万亩富锌富硒有机茶基地。

  得天时占地利顺民意

  马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清江绿”富锌富硒茶而闻名,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种植规模小,难于引进加工企业实行规模化生产,使“清江绿”富锌富硒茶未得到及时发展壮大,失去了马山镇茶叶产业加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而比邻的田坝茶叶却发展很快。今年,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深刻分析马山镇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规划,重新调整了茶叶产业建设思路。镇党委书记刘剑告诉记者,今年下定决心发展10000亩茶叶,可以说得天时、地利与民意。

  得天时,从国际环境上看,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已被人们所公认,并推为首选产品,饮茶正成为一种健康时尚消费,市场前景非常好。得天时,从国内环境看,东部地区受工业、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茶叶正在从东向西移,且贵州就是得天独厚的产有机茶、生态茶、特色茶的首选地之一。得天时,从政策层面上看,就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了支农力度;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500万亩的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湄潭为核心打造黔北100万亩茶海,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百万亩茶叶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全县规划了5个各具特色的茶叶产业带,省、市、县在茶产业的发展上都制定了强有力的措施和优惠政策。这些都为马山打造锌硒有机茶专业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占地利,马山全镇面积84平方公里,绝大部分海拔在800至1000米的低丘陵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是绿茶栽种最适宜的环境之一。全镇土壤均富含锌、硒,是发展富锌富硒有机绿茶的理想区域。县委县政府在今年的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中,把马山列为全县5个茶叶产业带--“清江富锌富硒有机茶业产业带”中的核心乡镇。二是交通优势,全镇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部分通村公路正在建设中),3家茶叶加工企业、2个茶青市场,已能全部辐射到每一个茶区。且马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清江绿”富锌富硒茶而出名。

  顺民意,通过前些年的茶叶发展,已让广大农民尝到了种茶的“甜头”,茶叶属于高效农业之一,种得好,一亩茶的收入相当于10亩水稻、12亩玉米。湄江镇、兴隆镇等茶叶专业村的发展,茶农生活变化,已让马山老百姓感叹不已、羡慕不已、兴奋不已。在家种茶的收入已完全能超过在外打工的收入,同时还能照顾好父母和子女生活。种茶在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绿化、美化了家园,得到了生态效益。在今年半年的动员工作中,已有4877户农户申请了种茶,占全镇农村总户数的707左右。发展茶叶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支持、配合和参与。

  倾力打造富锌富硒有机茶专业镇

  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把马山镇列为“清江锌硒有机茶叶产业带”核心乡镇,并作为今年湄潭茶叶发展的重点区域来打造,今年新增茶园1万亩,到2010年达到2.5万亩的种植规模,在全县,乃至全市、全省、全国成为富锌富硒有机茶专业镇。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好局,镇长龙卫东说起了该镇的茶叶发展。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茶叶生产领导小组,并组建了茶叶产业发展办公室,配齐专职人员主抓茶叶产业建设。对全镇茶叶种植情况,适宜种茶区域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制定了茶叶产业近、远期发展规划。今年共规划建设基地37个(其中500亩以上基地4个)。在工作中,实行领导包村、部门驻村工作责任制,并将具体工作职责、任务落实到人。要求各村必须将面积按照规划区域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责任人必须将计划面积落实到丘块,直至栽足种好为止;包村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支书为具体责任人。还专门成立了督导组,实行三天一督查,一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镇茶叶产业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了解全镇茶叶发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消极对待茶叶产业发展或在工作中造成失误的该撤职的撤职、该调整的调整、该待岗的待岗,对在发展茶叶产业过程中有意设置障碍或无故拖延不办的坚决实行待岗处理。

  在宣传发动上,分别以基地、村民组、自然村寨和规划区为单位,层层开好群众动员会,将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上来,群众政策知晓率、参与率达100%;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所在和致富典型,动员广大干部深入农户,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引导农民认识种茶的好处,改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

  切实加强培训,走科技兴茶道路。为了解决该镇以前茶叶种植方式粗放、产品科技含量低问题。该镇把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加收益的支撑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上。针对镇内各个层面和产业基地建设,对各类人群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一是邀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茶叶种植、栽培、采摘、茶园管理、加工等技术进行培训。二是以省茶科所、县茶桑局为龙头、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纽带、以农民技术员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全镇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全面服务。三是利用马山职中这一的阵地,学校开设茶叶相关知识课程,加大茶叶产业专业人才的培训。四是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办茶叶栽植等技术专题培训。今年,该镇聘请有关专家、技师作茶叶种植技术培训讲座18次,开办茶叶栽植技术培训班30余期,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训人数达2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8万余份,培养了一大批懂生产、会技术的干部和群众。

  健全管理服务网络,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该镇成立锌硒有机茶协会,协会共有骨干会员56人,会员7000余人。有机茶协会的成立,一是大大提高了茶农的组织化管理程度;二是使得茶园基地建设规划得以顺利实施;三是激发了茶农的种植积极性;四是技术指导服务和新技术的推广能及时到达群众中。

  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大力引进上规模、有品牌茶叶加工企业。对通过审核来马山投资兴办茶叶加工厂的企业,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一切手续从快从简办理。对建厂所用土地,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即企业按照土地挂牌出让价格进行购买,然后政府将出让金的70%用于奖励企业。先后引进了湄潭县沁心富硒茶叶有限公司、湄潭栗香公司、顺远公司等3家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二是用好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了长安茶青市场,启动了清江茶青市场建设,启动了茶区产业路硬化工程;三是加大资金投入,解决群众投入不足的实际困难。对2007年新发展茶园,镇政府在县政府补助的基础上,又按每亩4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生产困难的茶农发放小额贷款,镇政府实行一年的贴息政策。

  在该镇工农村1200亩高标准有机茶基地,该镇分管茶叶产业的副镇长张友波介绍,到目前为止,通过全镇已栽种茶苗1600余亩,已交茶苗预付款8700余亩,今年10000亩茶叶的发展目标在今冬明春就能全部栽上,加上前些年发展的茶园8000亩,茶叶面积就可达18000亩,明年再栽7000亩,马山全镇的茶叶面积就实现了25000亩。

  风正好行船,正是湄潭茶业扬帆时。翻开马山镇的地图,全镇共有田和土28000亩,茶叶就占了25000亩,我们在看到全县一个个茶叶专业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同时。无疑,我们也将欣喜地看到了一个基本无粮镇、一个茶叶专业镇的诞生。

更多关于有机茶 专业镇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