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明代,“古六大茶山”之茶就深受皇室的赏识和重视。朝廷就将古六大茶山合起来划为独立的管辖区域,在勐腊县象明乡倚邦老街设“茶山版纳”特别行政区,由倚邦土司坐阵统管。到了清代,更是倍受皇室青睐,也深受异国贵族的喜爱而被定为皇宫“贡茶”和朝廷“储边易马”的“官茶”。这都是因为该范围的茶有它们共同的、出类拔萃而无与伦比的独特优点。
“古六大茶山”茶林中杂有众多茶种。它们香气浓厚而香型独特,茶汤的苦、涩和甘醇三滋味都基本均衡,无明显的偏味现象。在同茶量和同温等量的沸水冲泡下,四道以内其茶气或茶味似乎与台地茶不相上下,但四道以后的茶汤就明显见高低,即在同温而等量的沸水下,相同的时间内,该地茶更经久耐泡,在茶量、沸水量和冲泡时间等同的前提下,古树春茶,秋茶和夏茶可分别泡六道、八道和十道以上还不淡,且茶汤苦色味适中而甘醇味更浓。在同样的浓度下,回甘度和生津润喉度也更强。特别是加工质量相同的同树龄又同季节的茶,同等环境下保存较长的相同年限,其综合品质及其珍藏价值也更高,因而在同等市面上的竞争力也明显更强而且价格始终更高。
然而,各山影响先天茶质的因素如土质、气温等不尽相同,它们所生长出的茶在“大同”之下也有“小异”。同等工艺下,从外观上看,易武(即曼撒)山以老杨家寨至茶王树寨一带为界,其以南至易比这片区大叶茶较多,其它茶较少,条索粗细和色泽与蛮砖茶相似,茶汤入喉后的回甘快慢与强烈度以及生津润喉度也相仿,但浓度比蛮砖稍低,汤色也比蛮砖稍淡。其以北至老张家湾片区则中小叶茶较多,其它茶偏少,各茶种比例大致与倚邦,莽枝和攸乐类似,条索和色泽也接近这三山者,但同树龄、同季节和同工艺下,易武西北部茶和倚邦茶的茶汤之苦、涩、甘三种滋味均衡而倚邦茶的这三种滋味及汤色更浓,易武西北部者更清淡,回甘快慢与强烈度以及生津润喉度基本相当。莽枝茶稍偏苦,回甘也稍慢,但其强烈度和生津润喉度则也与前两者基本类似。而攸乐茶除龙帕者稍比莽枝苦些以外,其余同类茶之各味与莽枝者相似,回甘及生津润喉度也基本相同。革登山多为大叶、中叶茶,条索比蛮砖和易武茶稍细而比倚邦等山稍粗长,汤味及汤色也较浓而茶味偏甘甜,与倚邦山的嶍崆、架布和曼拱三地茶味相似。其中,苦、涩、甜三种滋味都更强烈而又基本均衡。香气最浓烈特殊、回甘快而强烈,生津润喉度也强烈的倚邦茶,是“古六大茶山”茶中的“尊贵者”,而该山茶中的曼松茶又是“最尊贵者”。 清代《南诏备考》、《鸿泥杂志》、《滇海虞衡志》、《普洱茶记》等史籍中都有“倚邦、蛮砖茶味较胜”的记载;而《普洱府志》卷之八又有:“其余小山甚多,而以曼松产者为上”的记载。
论茶叶的生态程度,倚邦、莽枝、革登三山茶几乎都是纯生态茶;攸乐和蛮砖多数古树茶及易武部分古树茶也是纯生态的;易武多数古树茶、易武、蛮砖、攸乐台地茶的生态度也较高。
论茶树生长及其抽芽的自然度,倚邦、莽枝、革登、蛮砖、攸乐古茶树都是自然生长式,发芽晚而且慢,亩产偏低,但茶质优良;易武古树与台地茶、蛮砖、攸乐两山的台地茶,则绝大多数是齐枝修剪式,发芽较早而快,产量较高,茶质也较优良。
这就是“古六大茶山”各山茶的共性和特点。
据此,喜好茶味清淡,香气浓,回甘快而强烈者,爱易武茶;喜好茶味浓厚而回甘也强者,爱象明茶; 喜好茶味偏苦者,爱莽枝、攸乐尤其龙帕茶;喜好茶味浓而香,回甘较快而强,滋味甘醇者,选革登等地茶;喜好茶味、香气特浓郁,回甘快而强烈者,爱倚邦茶。
易武乡茶胶一队至七队范围,海拔比“古六大茶山”低约一半,它们实际不属于“古六大茶山”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