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北京时间3月24日下午,2008年奥运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赫拉神庙前圆满完成。3月31日象征着和平、友谊、希望的奥林匹克圣火抵达首都北京。火炬接力启动仪式随即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早春的阳光明媚地照耀在天安门广场上,身着各族服装的人们载歌载舞,热情迎接奥运会圣火的到来。当火炬手代表刘翔跑出会场时。荧屏前的我,除了激动、自豪、温暖,觉得这场景还有几分熟悉,似曾相识。迷惘之中,手执茶杯,轻品一口,竟觉得豁然开朗。忽然醒悟,原来,解读奥运与品茶一样,都要过三道意境。
人有人品,茶有茶品。同一种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法,有下里巴人的品法,也有阳春白雪的品法。笔者向来以为,不同的品法,只有差异,没有高低。然而,纵使品法悬殊,也难遁三道意境。大凡品茶,第一品,叹自然造物神奇,造得如此精华品相;第二品,叹世态蹉跎,社会历史之轮不曾停顿;第三品,叹人生境遇,风风雨雨,筹划未来。
细细品奥运,仅奥运圣火采集仪式就完美体现了这三个意境。第一境,祈祷太阳之光点燃圣火,这是对自然造物的感叹;第二境,取下橄榄枝,呼唤和平世界的降临,这是对世态变革的关注;第三境,“完善体魄,再创佳绩”,这是对自我价值的追逐。这三种意境,不正与品茗三个意境不谋而合吗?
茶与奥运的不谋而合,并非仅仅局限于意境。在社会功能方面,奥运与茶也“君子所见略同”。
从南方,到北方,我国都有喝茶的传统。在各种场合和各个阶层,茶都发挥着礼仪和联络感情的功能。“请你喝茶”表示要宴请,“送茶”表示要送客,闲聊要“续茶”,累了、渴了要喝茶解乏,茶早已成为民族文化和世俗生活的重要部分。虽然现在的欧洲流行喝咖啡。但在早期的欧洲文明史中,却找不到咖啡的踪影。粗略算来,咖啡出现在欧洲人的生活中,也就是最近五百年的事情吧。那么,传统的欧洲文化中,与中国茶文化对应的是哪种文化呢?
追溯到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能与中国茶对等的,似乎就是运动和体育文化了。运动,也只有运动,才跨越了古希腊社会不同阶层的界限。请客、宴请一定要包括参观体育比赛,朋友送别就请他看竞技比赛吧,体育馆也是闲聊、拉近感情的不错场所,累了、乏了,那就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消遣一下。在当时的古希腊,体育与竞技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和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体验和社会职能方面,中国茶和古希腊竞技体育,形成了奇妙的搭档。在中国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传统中,茶和体育有一座独特的沟通桥梁。因此,看奥运,一定要喝茶,喝传统的中国茶;在中国看奥运,更要喝茶。这不光是时尚,还是回顾经典和弘扬传统,是体育,也是文化。
只有喝着中国茶,才能真正理解奥运,理解中国奥运。倘若端着咖啡杯,就很难理解2008年的奥运了。这种感觉,大概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