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赝品“早秋茶”
由于今年有个“闰五月”,导致铁观音茶叶市场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少量高海拔秋茶得以在中秋节前抢先上市,另一方面,部分暑茶变身“早秋茶”迷惑消费者。
早在9月中上旬,一些网站、茶店就出现了“铁观音早秋茶上市”的信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所谓的“早秋茶”实际上是暑茶,质量比秋茶差得多。
原来,在一些低海拔地区,茶叶一年可采摘五季: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冬茶。夏暑茶由于受到太阳辐射强,内含物少,质量差,口感苦涩。民间认为,过了立夏,茶叶就变得薄、粗、老了。因此,夏茶通常卖得很便宜。近年来,有些茶农索性放弃采摘夏茶,而只对茶树稍加修整,让其休养生息,延长其生长期,直接采摘暑茶。今年逢闰月,使得采摘暑茶的时间已在立秋后,质量较好,并且与春茶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加上人们喜欢尝新,一些茶商便抓住“秋”字作文章,含糊其辞地把暑茶称为“早秋茶”,以便卖个好价钱。也有的准备把暑茶放在冰库里准备当秋茶来出售。事实上,这些“早秋茶”冲泡后,叶底虽然鲜绿,茶汤清香,但不耐泡,而且味道与秋茶不同。
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所谓的“早秋茶”是一些低海拔地方出产的,气温高,茶树发芽较早,按季节来看,称“早秋茶”也说得过去。但海拔太低的地方不适宜种茶,种出的茶品质也不好,茶水偏苦涩,颜色和香气也容易消失。
按惯例,每年中秋节后10天,全国各地茶商就会云集安溪大量采购秋茶。而不同产地的茶叶成熟时间有所区别,茶农为了赶在高峰期上市,有的会通过修剪枝叶等方法,“催促”茶叶提早成熟,这部分茶叶的质量也会较差。秋茶采摘高峰季,需要大量采工,如果劳力不足,改用机器采摘,茶叶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据一位权威评茶师透露,继10几年前炒热铁观音后,最近几年,我省又相继炒热了大红袍、红茶。可以预计,未来的茶叶市场,无论是茶类,还是价格、质量,竞争都将日趋激烈。
厦门市茶叶协会副会长、高级评茶茶艺师李文举认为,由于安溪铁观音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对于生长温度、土壤环境、制作工艺等要求苛刻,在口感上具有其他茶种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长时间内仍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关键是要提升质量。
27日,记者在位于海拔1200米高的安溪县某无公害铁观音茶园看到,工人正连夜赶制秋茶,一股浓郁的兰花香扑面而来。“今年遇上好天气,又赶在中秋节前上市,秋茶十分抢手。”茶园主人蔡先生说,他们的秋茶已在厦门市场供应10来天,售出500多公斤秋茶。
记者明显感觉到这座茶园温度比山下低得多,工人们都穿上了长袖衣服。闻讯前来采购秋茶的周先生说,做秋茶最好的时节就是“秋意浓”。
蔡先生说,茶叶以高海拔地区为佳,对铁观音而言,“内安溪”的感德、祥华、长坑等地,海拔较高,茶叶质量好。由于高山地区气温较低,比低海拔地区冷得快,因此秋茶率先成熟。
据悉,目前,高档秋茶产地毛茶批发价每公斤600~20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成以上。
不过,大多数地区的秋茶还是要等到国庆后才能采制。戴先生说:“秋茶通常要在中秋后才上市,我们打算于10月5日前往采购。”多数茶商认为,由于未到大量上市时节,目前秋茶价位不明朗,还是再观望一阵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