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现当代的壶艺大师,谁也不能绕过顾景舟(1915—1996)。在群英荟萃的紫砂界,顾景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部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杰出壶艺家。
顾景舟,号瘦萍、壶叟、曼晞,出生于宜兴郊外的上袁村。那是一个陶艺之乡。他自幼便跟随老祖母学习制壶技艺,练就了一手扎实的基本功。民国28年,25岁的顾景舟,突然失踪了,没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因为去向不明,家里人也不说实话,因此说什么的人都有。有人说,他因为家境贫寒,给一个外乡人当倒插门女婿去了。有人说,他与家人怄气,落草为寇,当兵吃粮去了。也有人说,他得罪了一方财神,遭人陷害,被人绑架了。对于那段神秘的经历,顾老先生终身讳莫如深。解放之后,面对记者的无数次追问,他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环顾左右而言他。
顾老已经去世多年,我想,他的那段神秘的经历,也该解密了。其实,顾景舟当年没有被人绑架,也没有落草为寇,而是被一个神秘的商人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地界,住进了一座神秘的院落。在经过了一番神秘的洽谈之后,顾景舟就在那座神秘的院落里,与世隔绝地生活了3年。那个地方,不在荒郊野外,也不在密林深处,恰恰是在灯红酒绿的大上海。这可真是大隐隐于市啊!在隐名埋姓的3年中,有专人伺候顾景舟的吃喝拉撒。顾景舟每天只干一件事,那便是,秘密仿制古代名壶。其仿制的蓝本均由古董商提供。
从艺术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经历,对于壶艺家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模仿是创新的前奏。旷日持久的模仿,对于揣摩古人的用心,汲取前人的智慧,无疑是必要的,更不用说模仿的对象尽是些国宝级的名陶名壶了。
至于古董商将如何处置那些仿制品,严格说来,与仿制者是没关系的。再说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在那个纸醉金迷的都市,一个来自乡间的年轻的做壶人,也没有办法左右古董商的种种图谋。
综观顾景舟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我们发现,他一辈子主攻“光货”,终身追求返璞归真,并力图在最简洁、最传统的造型中,寻求突破,寻找新意。
顾景舟做过一把壶,取名为“上新桥”。那把紫砂壶的造型,传统、古典,按说没有太多的新意。但是,由于他在壶体的顶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座石板桥,把整把壶都带活了。有了那座石板桥,壶体上所有的线条,都成了水面上的波纹,所有的同心圆,都成了涟漪的一个部分,使得那把紫砂壶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情韵,真是匠心独具、巧夺天工。
对于顾景舟在紫砂发展史中的地位与成就,有人做过这样的评价:“千载一时久绝迹,二陈妙造也难求。如今阳羡名壶手,海内争传顾景舟。”诗中的“一时”指时大彬,说时大彬的作品绝迹已久了。诗中的“二陈”指陈鸣远和陈曼生,他们的作品也已经很难求得了。如今阳羡名壶手,当然属于海内争相传颂的顾景舟了。平心而论,这个评价是准确的、公正的。
吕尧臣:多才多艺,锐意创新
在紫砂陶艺的变革与创新上走得最远、成就最高的,当数另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1940— )。吕先生对紫砂陶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他开创并完善了绞泥装饰工艺。所谓绞泥装饰工艺,就是将多种色彩的紫砂泥料,混在一起,用以装饰紫砂壶。在高温的作用下,那些不同色彩的泥料,会出现奇妙的窑变。因此,运用绞泥工艺制作的壶,色彩斑斓,变化多端,效果奇妙,浑然天成。吕先生的这一创举,拓展了紫砂陶的表现力,丰富了紫砂陶的语言。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将永载陶艺发展史。
“旭日东升”壶,是吕尧臣先生的新作,壶体上绚丽的云海,就是用绞泥做成的装饰。如此飘逸的纹饰,如此奇妙的色彩,在600年的紫砂陶艺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吕大师还创作过许多绞泥精品,如“玉屏移山”壶,把漓江的山水搬到壶上来了。如“沙漠之舟”壶,把草原的风光也搬到壶上来了。有一把壶更绝,取名为“华径”壶。壶体上铺陈着一圈雨花石,而那一枚枚五彩缤纷的雨花石,都是用绞泥做成的。正因为吕尧臣创造了“吕氏绞泥”工艺,使他赢得了“紫砂魔术师”的美誉。
吕尧臣的第二个贡献,是将人体艺术融进了紫砂壶艺。为了这方面的创新,吕先生还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呢。
多年来,吕先生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西方的艺术家,特别崇尚人体之美。几千年来,已经把人体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紫砂人,能不能把人体的线条美、体态美,也表现在壶上呢?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要想表现人体美,必须进行人体写生。然而在丁蜀镇,想找一个人体模特儿那是非常困难的。
十多年前,在一间卡拉OK厅里,吕尧臣看中一个美丽的打工妹。他冒着被人误解、被人辱骂的风险,上前说明了情况。他没有想到,那个打工妹一口答应给他当模特儿。于是,在一间密室中,吕尧臣开始了对于人体之美的提炼与表现。
小镇上议论纷纷,那是意料之中的事,吕先生对此一概不予理睬。没过多长时间,他便推出了“贵妃出浴”壶、“伏羲”壶、“爱之欲”壶、“欲放”壶等一批人体系列的紫砂壶,展出之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简洁、唯美、有胆量、有突破”,这是理论界对他的公正评价。
正因为吕尧臣先生多才多艺、锐意创新,几十年来硕果累累,海外收藏家“跪求尧臣壶”的故事,近年来屡屡上演。
鲍志强:学养丰厚,博采众长
学者们普遍认为,紫砂陶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文化人与手艺人的结合,二是手艺人自身的文人化。在手艺人、工艺师逐步文人化的道路上,走得最稳、成就最大的当数陶艺大师鲍志强了。
鲍志强(1946— )有过拜师学艺、聆听老艺人口传身教的经历,也有过进入高等学府进修艺术史论、研习工艺创作的幸运。因此可以这样说,是师徒传承与学院教育的互补,成就了像他那样的又一代陶艺大师。
在鲍志强的作品中,既有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继承,又有对现代造型理论的吸纳。他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以及丰富的艺术语言,都融会在作品中,使之充满了书卷气、文人气。
鲍先生做过一把“紫璧古韵”壶。壶盖像一面铜镜,其壶体、壶纽和壶把,使用的都是青铜文化的语言。
鲍先生的“玉振金声”壶,让我们在紫砂壶上,看到了一只玉蝉。那把壶所使用的语言,显然是玉文化的。
另有一把“井栏壶”。他运用石雕、石刻的语言,雕琢了历史的凝重,刻画了岁月的沧桑。
鲍先生创作的“源泉”壶,其造型像一捆汉代的竹简,象征着民间工艺与主流文化的融合。
总之,鲍先生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感与浓浓的书卷气,让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
中国当代的制壶名家,灿若群星,举不胜举。由于篇幅关系,只能就此打住。挂一漏万之处,还望方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