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彰显着和谐文化

    南方嘉木多,普洱茶不争不露却名重天下,它的底蕴和魅力是用什么培注的?

    普洱茶原是滇南的方物,唐、宋时期称银生茶,明代始称普洱茶。经过云南10多个民族上千年时间的共同打造,今天它已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它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承载物;它为边地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它又见证了边地几百年来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漫长历史。

    今天当我们走近南诏银生节度故地、车里宣慰司故地、普洱府故地,到处都能看到一座座古茶山、古茶园,这些古茶山古茶园便是普洱茶最早的孕育地、主产地。这些古茶山、古茶园的开创者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哈尼族、拉祜族、攸乐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走近古茶山看着茶园就能读出历史,一座古茶山,万亩古茶树,茶树千姿百态,小的碗口粗,大的二人、三人才能合围,可以窥出古茶山的形成跨越了几个世纪。

    几个世纪,谁在这里坚守,谁有那么执着?正是山中那些种茶的少数民族。这些质朴、善良、坚韧的民族几百年不迁不移一代接一代的种茶,是因为他们有包容和善的性格,相互间能和睦共处、不争不战、互扶互助。正因为这些种茶民族的和谐相处,才有大山深处长久的安宁,安宁才能发展经济,茶山才会越建越美,茶园才会越种越多,一个个大茶山正是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成果。

    普洱茶为什么总让人仰慕、感动?是因为开创它的人是那些心性美善的边地民族。

 

    回顾历史,普洱茶的兴衰始终围绕着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这个大主题,大明王朝统治云南时,为了民族和睦、安民固边,曾鼓励扶持边地各民族民众大力发展茶叶,车里宣慰司故地至今还保留着凡五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村寨都有明代茶园的奇景,大明王朝用茶叶安抚了一方子民,也守住了一方疆土。茶叶使边地少数民族与内迁来的汉族第一次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明朝末年南疆大地普洱茶呈现出第一次盛况——“士庶皆用普茶也”!

    清代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加快融合的时期,改土归流后大量的汉人进入茶区,与少数民族一道共建茶山,内地先进技术的传入,促推了普洱茶质与量的提升。

    乾隆盛世、国泰民安、边地祥和,在10多个民族,团结和睦共同打造下,普洱茶走向鼎盛。集多元文化的丰采、集“和、大、贵、美”的气质为一身的普洱茶,被皇上看重尊为国礼;为藏民最爱一日不可无;走出国门赢得喝彩声声,普洱茶带着10多个民族的文化优势,得到“名重天下”的赞誉。

 

    普洱茶一路走来浸透了边地10多个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归认感,千年岁月,风风雨雨各个民族携手共渡。
    “名重天下”来之不易,是各个种茶民族上千年的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和谐共生的成果。
    “名重天下”背后还有国家统一、边疆稳固的历史大幕。
    “名重天下”含有博大、包容、纯美、至善的人文精神。
    “名重天下”是有“和谐”文化支撑才能达到的高度。
    普洱茶能为“士庶皆用”是因为它的大与宽;普洱茶能让富人追捧穷人喜爱是因它的美与和。

更多关于民俗 茶文化 茶史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