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全力打造“中国茶城”大品牌

       2006年,思茅区把“以茶名城”作为振兴思茅的五大战略之一,纳入了思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两年来,思茅区紧紧围绕“以茶名城”这一战略,突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文化内涵,从培育名优特色茶叶基地、茶叶科研教育基地、茶叶商品贸易基地、茶文化交流基地、茶文化旅游观光基地入手,全力打造“中国茶城”大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带动,以茶兴区。思茅区坚持走“稳定、优质、名牌、增效”的普洱茶产业化发展路子,大力推进有机茶园、生态茶园的建设,不断完善茶叶生产加工质量标准、市场监督、科研推广和市场营销四个体系,重点抓好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营销四个环节,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了普洱茶产业化的进程。本着维护生产、经营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则,成立了普洱茶办,认真开展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打击恶意炒作、哄抬茶价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普洱茶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取缔一批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无卫生许可证茶叶小加工厂,维护了“普洱茶”声誉。在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下,全区两年间完成茶树林种植任务2万余亩,茶园种植面积达97065亩,投产面积83000亩,野生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分布群落面积4966亩。有普洱茶加工厂71家,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有12家,通过QS认证的茶叶生产企业有37家;工商注册登记的茶叶品牌65个,有10多个品牌荣获“云南名茶”称号;茶店、茶行、茶庄、茶坊、茶堂、茶室、茶馆189家;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和台湾、香港等数10个国家和地区。以思茅区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基础,突出茶文化旅游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重点抓好茶马古道、营盘山中华普洱茶文化博览园、天下普洱茶园和菜阳河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旅游项目建设,吸引了全国和世界游客的眼光,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思茅区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建筑建材、商贸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可喜局面。今年1至10月份,1至10月,全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为24.64亿元,同比增长18.3%;前三个季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69元,同比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57元,同比增长13.3%。到2010年,思茅区茶园面积将发展到10万亩,实现产值5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普洱茶交易市场;旅游收入将达到5亿元,建成全国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区。

       文化促动,以茶名区。据历史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云南思茅区一带的濮族人就开始种茶。唐朝时期,思茅已是全国重要的茶叶原产地和集散地。清代雍正年间设有思茅总茶店,光绪年间思茅设立海关,茶叶在这里加工后通过茶马古道销往世界各地。两年来,思茅区以弘扬普洱茶悠久历史文化为基础,按照“南拓北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把茶文化建设与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创建省级文明城区、打造国家级园林卫生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把茶文化的培育、茶文化的特色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之中,建成一批以茶博物馆、茶文化主题街道,茶文化主题公园、生态观光茶园、茶文化传播中心等为主的茶文化基础设施,如茶城大道、普洱茶交易市场、中国茶文化名人园、世界茶文化名人园和孔明兴茶、马帮小憩、妇女制茶、雅士品茶的城市雕塑等,彰显了茶城浓郁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茶城鲜明的文化特色。借“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翠云区”更名为“思茅区”的契机,通过挖掘古老而丰富的茶文化,创作了一批歌舞、戏剧、书画等茶文化作品(如《茶城之歌》、《天下普洱》等),开发了一批与茶文化相关的茶制品、纪念品,编辑了《中国茶城---思茅》电视专题片、出版了《中国茶城——思茅》画册,举办了普洱茶节、普洱茶交易会、商品洽谈会、学术交流、文化教育交流等活动,扩大了中国茶城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7年3月份,组织人员赴北京故宫博物馆,全面展开了“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系列活动,活动历时29天,行程万里,跨越10余个省市,在全国兴起了一场普洱茶旋风。7月份,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名城摄制组走进云南思茅,通过荧屏将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风光无限、生机勃勃、极具魅力的绿色生态城市,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放眼今日思茅,感受今日思茅,人们已领略到普洱茶产业和文化给思茅带来的极大魅力和神奇力量。如今的思茅,已经和普洱茶的这一知名品牌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茶城”正在迅速崛起。

 

更多关于思茅 中国茶城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