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茶叶统筹发展十二五规划启航
“中国茶产业十一五规划未能出台,但愿十二五规划早日实施。”某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茶产业近十几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呼吁新的管理政策,急需制定一个全国性的发展规划。茶产业,不要再错过十二五规划的大舞台了!”
蓬勃的行业短缺的规划
2009年,我国茶园面积达185万公顷,茶叶产量136万吨,出口30.3万吨。据估计,有8000万农民涉足茶产业。飞速发展的茶产业,为从业人员带来了财富,但是也暗含着商业发展的危机。有业内专家预测,生产总量超过150万吨以后,中国茶叶将出现过剩,进入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而目前国内茶园面积仍在急速扩张。茶叶生产已经快速发展了十几年,居安思危,必须提高忧患意识。
“中国茶产业处在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的转移中,与数量发展阶段相比,质量型发展更需要宏观引导和政府在科研、组织以及产业政策方面的积极配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说,“这是茶叶行业制定全国性发展规划的经济学基础。现在的茶产业,特别需要社会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政府的帮助和产业政策的制定。”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全国性的茶叶发展规划,主要是农业部2009年出台的《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对这份规划,国内业界有褒有贬。这份文件,毕竟对全国一盘棋做了思考,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因此而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褒扬。另一方面,作为农业部出台的规划,它自然侧重于农业种植环节,而对商业、加工、资本等产业环节的关照低于业内人士的热望,因此也常受指责。--大家太渴望一个全国性的协调了,恨不得一个规划解决所有的问题。
“茶叶行业发展太快,而茶叶管理政出多门,娘家太多,这些因素是导致全国性规划短缺的重要原因。”某业内资深人士说。
未受重视的十一五规划
不少人都还记得,茶行业曾有一份《茶行业“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规划》草稿。
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牵头,联合各省茶叶协会和相关部门草拟了一份茶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然后,在送交发改委、商业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质检总局等国家部委的相关职能部门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不了了之。
起草调研的过程很辛苦,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最后石沉大海,大家都不乐意了。资深人士评价说,没有主管部门重视、管理这件事。政府更关注粮、棉、油、肉、禽、蛋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农副产品,虽然茶叶影响很大,但是,在多数日常生活中毕竟属于非必需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小商品。全国茶产业的十二五规划,大概会步十一五规划的后尘吧。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茶叶发展,最好能制定出台一份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在省级政府单列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没有出台地方茶叶发展规划,虽然有些省级政府出台了中长期茶叶发展规划。而在地市、县级政府层面,不少茶叶重镇都出台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王庆说,“因此可见,茶叶在省级区域经济中还没有占据突出的位置,产业比较小,政府层面的重视也有待强化。明年,应该会有省级政府出台相关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一个进步。”
十二五规划怎么画
“无论什么级别的茶产业十二五规划,都应该首先把握茶产业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的大趋势。”王庆说,“很多发展规划,大多局限于传统行业的规划编制模式,没有体现茶叶的特色。”
目前出台的不少区域茶叶发展规划,多数依然着眼于数量型规划,比方说茶园面积增长,很少涉及质量型发展,比如茶园单产、劳动生产率、亩产经济效益等。这种“季节性生产,全年应用”,不应该再以扩大种植面积为主要着眼点。
规划质量型发展,就要特别关注科技含量,比如机械化、深加工等,调整产品结构,开发解决富裕生产力,比如大宗夏秋茶开发,培养品牌,解决名茶和名牌的问题,比如扶持龙头企业等。
“最近几年,业外资金不断流入,为行业带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外来资本力量很强大,可以对产业发展形成显著影响。在制订十二五规划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茶叶资本规划。”王庆说。
十一五期间,我国茶叶出口有所进展,但是,发展不是很快,主要还是产品结构不对路的问题。随着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速度的加快,这个问题也会逐渐解决。增加出口,一方面要加大向世界推广中国茶叶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国际市场认可的产品。
王庆认为,规划不仅要有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制定好配套政策和措施。(薛城)